1概要。
隨著FTTH接入的全面展開,光纖分纖箱作為光分支點的一種重要配線設備,正日益受到重視。該規格書為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公司)建設光纖光纜分纖箱工程提供技術支持。
本文所述光纜分纖箱主要用于FTTH光纜工程中,可以滿足室內(樓道)、室外安裝環境,也便于光纜掏接,方便維護和資源管理。該技術要求結合全省各地市的地理環境、使用習慣和利用先進城市來選擇,從建設方式、容量、安全、質量、經濟、實用性等方面提出建設要求。確定《光纜分纖箱技術規范》中有關技術要求,確保廣東公司通信施工中使用的設備質量。
在本技術規范中未規定的其他技術要求應不低于中國國家標準、通信行業標準的要求。
本表未注明日期的中國國家標準、通訊行業標準均采用最新版。
對于每一個條目的要求,在本規格書中有如下表述:
必然性、應然性:是表示現階段網絡建設的基本需要,條目必須要實現;
"推薦":表示未來網絡、設備和技術發展的目標,通常想要實現這一點,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它可以被忽略;
"可以":意味著條目是可選的。
2.參考準則。
以下文件中的條款以本標準的引用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注日期的參考文件,其其后所有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本均不適用于本標準,但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一致意見的當事方研究文件的更新版本是否可用。凡未注日期的參考文件,其更新版本均為本標準。
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idtIEC60068-2-1:1990)
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idtIEC60068-2-2:1974)
GB/T2423.3-2006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Cab:恒定濕熱試驗。
GB/T2423.4-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Db(12h+12h循環)
GB/T2423.10-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c:振動(正弦)
GB/T2423.17-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二部分:試驗方法Ka鹽霧試驗。
GB/T2828.1-2003計數抽樣檢驗方法第1部分:以接收質量限制(AQL)為檢索的逐批抽樣檢驗方案。
GB/T3873通信設備產品包裝總規范。
GB4208-2008外殼保護級別。
GB/T5089.2-1997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基本試驗規程和測量方法第2部分:通用檢驗、電氣連續性和接觸電阻試驗、絕緣試驗和電壓應力試驗。
GB/T9166-198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劃線試驗
GB/T12507.1-2000光纖光纜連接器第一部分:總則。
YD/T987-1998ST/PC型單模光纖光纜接頭技術規范。
YD/T1117-2001全光纖型分支器技術條件。
YD/T1200-2002MU型單模光纖活動連接器技術條件。
YD/T1272.1-2003光纖活動連接器第1部分:LC類型。
YD/T1272.3-2005光纖活動連接器第三部分:SC類型。
YD/T1272.4-2007光纖活動連接器第四部分:FC型。
YD/T1618-2007多芯光纖(纜)扇形分枝連接器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SJ/T11363-2006電子信息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標準。
SJ/T11365-2006電子信息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檢驗方法IEC61300-3-15:1995-05拋光插針端面頂點偏移測量(Measurement-EccentricityofaConvexpolishedferruleendface)
IEC61300-3-16:1995-05球面拋光插針的端面曲率半徑檢查和測量(ExaminationsandMeasurements-endferadiusofsphericallypolishedferrules)
IEC61300-3-17:1999-09拋光插針端面角度檢驗和測量(ExaminationsandMeasurements–endfaceangle-polishedferrules)
IEC61300-3-23:1998-04相對插入式端面光纖的位置檢查和測量(ExaminationsandMeasurements-fibrepositionrelativetoferruleendface)
3術語與定義。
以下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a)無源光網絡任務網(PON)
它是一種點對多點的光纖通信網絡,包括光纖、光分路器、光連接器等無源光器件。
b)光分配網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ODN)
它是通過無源光裝置和光纖來實現光線路終端(OLT)與光網絡單元(ONU)之間的光路分配的網絡。
c)光分路器OpticalBranchingDevice(OBD)
又名「非波長選擇性光分支裝置」,是一種無源光纖裝置,用于實現特定波段光信號的功率分路和再分配功能(可把一路光信號分成多路光信號以及完成相反過程)。
d)FibertotheHome光纖到戶(FTTH)
光纖到用戶家中,部署用戶接入設備在家中。
e)FibertotheOffice與辦事處(FTTO)
將用戶接入設備部署到辦公室/公司/辦公室。
(f)FibertotheBuilding大樓光纖傳輸
光纜進入建筑物,將用戶接入設備部署在建筑物內。
g)光纖光纜盒opticalfibercabledistributionbox。
適用于戶外或樓道內連接干式光纜、配線光纜或引入光纜與入戶皮光纜的接口設備。
(h)在一端均有光纖接頭的一種光纜,它是一種在光纖接頭上插入的。
一根一端帶有光纖連接器插接光纖的一根光纜。
j)適配器adaptor使插頭和插頭之間實現光學連接的設備。
光纖連接分配設備fiberjointinganddistributingdevice。
通過適配器、適配卡座、安裝板或適配器安裝板組裝而成,用于在適配器的外線側和內線側用來完成活動連接的尾纖尾纖維或兩根跳纖分別插入到適配器外部側。
l)光纖終端設備fiberterminatingdevice。
用于光纜纖芯電線和尾纖連接和纏繞光纖的部件。
m)fiberstoringdevice光纖存儲設備。
用于富余尾纖維或跳纖卷繞的部件。
熔合保護套protectingtubeofopticalfiberjointing。
為光纖熔接頭提供保護的材料或元件。
4成分和分類。
4.1構成。
光纖分纖箱由箱體、內部構件、光纖活動接頭、光分路器和備件組成。
4.2一般而言,光纜分纖箱可以按下列方式分類:
根據安裝方式,可以分為落地、架空或壁掛安裝。
b)根據外殼材料分類,可以分為塑料外殼和金屬外殼。
(c)根據使用環境分為室內外類型和室內類型。
5光纜分纖箱技術要求及指標。
5.1環境狀況
a)工作溫度:-5度C~+40度(室溫),-40度C~+60度(室外型)
(b)濕度:≤85%(+30度)(室溫)、≤85%(+30度)(室外型)
c)氣壓:70~106kPa。
5.2外觀和結構。
5.2.1規格。
纖維箱體外形尺寸不能超過下表尺寸。
1。1.室內型光纖箱尺寸表。
表5.2室內型光分纖箱尺寸表。
5.2.2外觀。
5.2.2.1光纖箱的外形應完整,每個塑件均無毛刺、氣泡、龜裂、空洞、翹曲、雜質等缺陷。
5.2.2.2各金屬結構件表面光潔、顏色均勻,無起皮、掉漆、銹蝕等缺陷,無流掛、劃痕、露底、氣泡、發白等現象。
5.2.2.3鍍膜處理的金屬結構件,其涂層與基體之間應有良好的粘接性能,附著力不低于GB/T9286標準表1中2級的要求。
5.2.2.4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光纜金屬加強芯、金屬護潮層、鎧裝層相連接,保護接處應有明顯的接地標志。
5.2.2.5設備上應有清晰的標識牌。對安裝光分路器的模塊,應清楚地標明其合流和分支序列號。
5.2.2.6光分纖箱所用金屬板的表面應進行熱鍍鋅處理,鋼板厚度不小于1.5mm。如果使用非金屬復合材料,其燃燒性能必須符合GB/T2408-2008的規定。
5.2.2.7按照GSB05-1426-2001中灰色譜(同類色參考潘通-中灰445),光纖箱表面涂層顏色。如有特殊要求,可選用與周圍環境景觀相協調的色彩。
5.2.2.8光分纖箱應設有中國聯通標志,中國聯通標志位于箱體左側外側上方,高度為35mm,同比例按中國聯通商標縮放,字體樣式如下:
圖片5.1中國聯通標志的樣式。
5.2.3結構。
5.2.3.1所有緊固件連接必須牢固、可靠。
5.2.3.2箱門打開角度不小于120°。
5.2.3.3箱體密封條應平整、牢固,開啟時要靈活、可靠。
5.2.3.4所有緊固件連接應牢固可靠,箱體密封條的粘接應平整、牢固。
5.2.3.5室內光纜分纖箱應考慮掏纖施工上的方便,采用上、下垂直開口或橢圓形開孔,在箱體頂部和底端各設置至少4個進線孔,且光纜固定與保護裝置應能滿足至少4根普通光纜固定及引入用戶皮線光纜的需要。
5.2.3.6光纖熔接盤片應該是開式,最好是選擇180mm×120mm×12mm(長×寬×)的小尺寸產品。
5.2.3.7引入光纖光纜時,彎曲半徑應大于光纜直徑的15倍。
5.2.3.8光纖電纜在箱體布設時,其曲率半徑不得小于30mm,無論轉向何方。對彎曲不敏感光纖,可以根據光纖的要求實現彎曲半徑。
5.2.3.9引入皮線光纜后,其最小彎曲半徑不得小于10mm,在箱體中保留長度不得小于0.5m。
5.2.3.10光分路器應用牢固的材料固定在箱體內,光分路器的性能指標必須滿足中國聯通招標技術規范中的規定。
5.2.3.11光纜分纖箱中光纖的端頭、熔接、貯存,應在滿負荷范圍內一組配置。
5.3性能要求。
5.3.1光纜固定及保護功能。
將光纜導入分纖箱時,應有可靠的固定和保護裝置。光纜固定的金屬擋潮層、鎧裝層和加強芯應可靠地連接到高壓防護接地裝置上,光纜開剝后應用塑料套管或螺旋管保護并固定引入光纖熔接器。
引入的皮導線應該定位,纏繞和綁扎應自然平直,無扭絞、打圈等現象,不受外力的擠壓及操作損傷。為了更好地保護開剝后的電纜裸纖,皮線光纜應該單獨將其固定在光纖端部(熔接盤)端(熔接盤內)上,熔接盤上固定的皮線光纜,其保持力應大于20N。
5.3.2光纜纖芯終端功能。
該設備的光纖終端應方便光纖與光纖、光纜及光纖尾纖之間的連接、安裝、維護,同時設備應具有富余光纖光纜存儲空間。
5.3.3光纖連續保護功能。
在光纖連接到光纖之后,應該對其進行保護。防護措施可采用熱收縮光纖保護管、護夾、光纖冷接器等。
一種光纖連續保護裝置(熔接盤)應該能夠同時有效地固定單芯熔接保護套管、機械連接(4×4×40mm)、4芯帶狀熔接保護套管、8芯帶狀熔接保護套管、12芯帶狀熔接保護套管。
5.3.4跳線功能。
利用跳纖技術,可以快速、方便地調度光纜中的光纖編號和改變傳輸系統的路由。
5.3.5生產能力。
應當按照產品的企業標準對設備容量做出規定,光纖的端接、貯存、貯存,在全容量范圍內一組配置。
5.3.6盒子和門鎖。
機殼應具有良好的耐蝕、耐老化性能,門鎖采用防盜結構,具有很好的防破壞功能。
5.3.7光纖光纜取出功能。
光纖電纜分纖箱應考慮掏纖施工上的方便,采用上下開孔或橢圓開孔,應具備便于光纜垂直進出的功能。
5.3.8機柜內設備接地功能。
箱內其他設備的保護位置應接到接地裝置上,接地線采用多股銅線截面積,其截面積不少于6mm2。
5.3.9泊位功能。
對于分光及配線光纜的剩余纖芯,留出停泊區端子數,表格如下:
5.4光電元件技術指標。
5.4.1光纖連接器。
光纜連接器由跳纖和適配器組成,它們的插入損耗、回波損耗、換向測試、機械耐久測試、拉伸、抗扭、后環境附加損耗、回波損耗分別滿足下列條件中的要求:
—FC型光纖活動接頭應能夠滿足YD/T1272.4中所述要求;
-SC型光纖活動連接器應符合YD/T1272.3中所述要求;
-LC型纖維活性。